如何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?儿医:记住六原则

生活3年前 (2022)发布 站务发布
42 0 0
如何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?儿医:记住六原则

某天像往常一样问来做体检的孩子:“请问你能否每天做运动呢?”9岁的孩子回答:“没有。”


我再问:“请问你能否每天看电脑屏幕,包括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电视等超过两个小时呢?”他回答说:“当然有啊!你怎么会问这种奇怪的问题?这不是很正常吗?”

我看着眼前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说:“你是说每天不做运动而看电脑超过两个小时是正常的,是吗?”他说:“正常啊!”

“那还没有发明电脑时,小孩都在做什么呢?”他没有回答。我想他肯定是无法想像“那种”日子。

您能否觉得有时给孩子喂饭是件令人头疼的事?孩子们挑三拣四的,这不吃那不吃,一顿饭用手机哄骗也得喂两个小时。你能否一到假期,好不容休息了,却要带孩子去游乐场、动物园?好像邻居的孩子都去过了,你的孩子如果从小没有去过,就会被人嘲笑没有童年?你能否在和孩子看电视时,永远都是陪孩子看卡通类的节目,即便爸爸很想看球赛也得给孩子让着?

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的社会观念与生活都变成了以孩子为中心?家长做任何安排都必须先考虑孩子的感受,吃饭选孩子爱吃的,看戏选孩子爱看的,游玩时选孩子爱去的地方。物质不富足的年代,孩子经常小小年纪便需学会自立;而如今,衣食无忧并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形下,孩子为何反倒依赖性强、总是抱怨呢?

可见现代的教育体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播,而没有心灵的启迪。心灵的成长需经历困难与逆境,就像春秋时期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或古代斯巴达人的教育方式,让学生经常尝苦头,让“刻苦耐劳”成为一种习惯,继而发奋图强。虽然如今已不再处于混乱的战争时代,不需求用极端手段鞭策孩子,但却可以适当地把“困难”丢回给孩子。

记住六个原则 养成内心强大的孩子
1. 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。举例说,如果兄弟打架或吵嘴,其中一个一定向你告状,你应该回答“我相信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处理得很好”,然后欣然离开。孩子遇到困难时,家长可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,但不需求每一次都像超人一样伸出援手。

2.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。例如对孩子说:上次我们看卡通片,这次你要陪爸爸看足球赛或陪妈妈看烹饪节目;上次我们去游乐园,这次我们去登山,让孩子注意到他人的需求。

3. 家长不妥协。你对孩子说吃饭时不可以看手机,孩子哭闹,你的反应应该是:“我理解你不开心,你可以冷静一下再回来吃饭。”无法冷静?没关系,那你可以吃下一顿。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都会支持他,但不会与他的无理要求妥协。

4. 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。孩子偷懒不做功课,家长不必着急敦促,让他自己和老师交代。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他自己,家长并没有由于他乖巧做功课而得到好处。家长可以故意降低孩子的生活品质(看孩子注重什么),如打游戏、买衣服等。告诉孩子由于他不努力而无法过上相对应的生活条件(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)。


5. 参与团体活动。让孩子多参与团体活动,如童子军、夏令营、乐队、足球队或各种慈善机构、志愿团体等等。在团体活动中学会自立,适应团体环境与规矩,有助于提升孩子社交应对能力。

6. 给孩子看适当的新闻,如社会新闻,甚至国际新闻。让孩子学会关怀周围发生的事情,并提出意见,让孩子知道关怀社会动态如何影响他的生活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